无尽的追思 | 他的慈悲让我感动
2018-12-06 18-51-48 来源: 作者: 点击:次
能行长老安详示寂讣告发出后,我们收到许多留言,只言片语间,饱含对长老的深切缅怀与无尽追思。
37**:难以割舍的长老,您走得如此安详!从此世间又少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善知识,您是莲花山上(深山里)的一盏明灯,您不忍众生苦、不忍圣教衰,梵行清净、用功办道、弘法利生,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,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。
雨**:打开手机朋友圈看到能行长老安详示寂的讣告,心中涌出无限悲伤,长老这么突然就离开了我们,不敢相信这是真的。我与长老缘分比较深厚,在长老示疾期间,两次拜望,虽然当时长老身体消瘦,只能卧床静养,但心中感觉长老还是在跟你慈悲开示,谆谆善诱,让你感觉到无比幸福!
能行长老护理组王清华:在能行师公身边感受最深的就是:师公太慈悲了!他对所有人,不管你职位高低,有没有钱,都一视同仁,只要来拜见他的,统统都要见,没有分别,一律平等。他的慈悲,给我们心里带来的那种摄受,很难用语言表达。即使他正在用斋,一听说有信众远地赶来正觉寺拜望他,他马上停下来,不吃了,不管做什么事,统统都放下,他们来了,一定先去见。信众进来之后,师公吃一口,说给他(信众)吃一口。老和尚就是这样:自己宁可不吃,也不让别人受饿,总是为别人着想。一听到别人心里不舒服、难受,就好像他自己难受一样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真正是不争、不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妄语,师公身体力行为我们以身言教,做得非常完美!
师公有几句经常对我们说的话: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;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;还有存好心、说好话、行好事、做好人。这些我们也时常随口说,但是做不到,老和尚说到做到了,他一生的总结,都浓缩在几句话里了。很多人认为佛教是很高深、很奥秘,探索探索,找不到其中的精髓,其实精髓就在这几句话里面。
后来我虽然离开寺院,在深圳工作,但师公的音容笑貌却时时浮现在我心头。每当在外面遇到烦恼的时候,就看看师公题写的毛字:“人身难得今已得,佛法难闻今已闻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待何时度此身?”还有“莫待年老方学佛,孤坟多是少年人。”细细品来,心头的烦恼就消散了。
仁岩:我是在同修道友的介绍下慕名前往拜见师父,师父慈眉善目,言语和善,由于是远道前来,师父每次都是关怀倍切,感人至深,如今想起,记忆犹新,不能忘却。
师父济世救人的行持,弟子仁岩深有体会,正是由于大德大能大行大慈大悲的师父的感染力,我们全家一起去师父那里受了三皈依。我们一家人全部是“刚强众生,难调难伏”,到了师父面前,完全被师父摄受,就如同西游记里面的妖怪见到了菩萨,服服贴贴,自自然然的就降服了,在师父的循循善诱中和慈悲愿行的感染下,我们全家如同得到了稀世珍宝,无比珍惜这稀有难逢的缘份。
那时,家里的孩子面临高考,正值青春时期闹的厉害时,我带他去了师父那里。初夏时节,法源寺静谧的院落中,阳光洋溢,鸟儿鸣叫,一面是长者,一边是孩子,如同一幅画,那时师父教他念了师父自己写的书,孩子一边念,师父在一旁听,师父教他书里的生字,并给他授了三皈依,在师父那儿孩子像个温顺的羔羊,特别听话,看着师父的眼神,满是尊重,回来的时候,一切顺利,妙不可言。师父教人是诲人不倦,真实不虚。
记得当年去师父那里,师父度众无数,一整天接待世界各地的信众,答疑解惑,谆谆教导,不让弟子们误入歧途,树立正信正念,教导日常的行持。
今生有缘与师父相见实在是多生多劫修来的福份,长念师恩,不能忘却,精勤不惰。如今师父舍报归西,他日愿与师父在佛国欢喜相逢!
追思长老
能行长老一生致力于佛教事业,精进修行,通宗通教,戒行严谨,慈悲无我。如果在您的心中也有关于能行长老难以忘怀的记忆,请发送至正觉寺的邮箱,与我们分享。
正觉寺邮箱:zhengjuesi@163.com